燈火雖依舊 當驚電網殊

時間:2011-07-26

來源:網絡轉載

導語:作為“節(jié)約用電、安全用電、科學用電”大型公益活動的首個環(huán)節(jié),由共青團廣東省委、深圳大運會媒體宣傳指揮部、廣東電網公司聯(lián)合組織,粵港澳大學生、深圳市民、媒體代表共25人組成了深圳大運會尋電之旅。

南方電網備戰(zhàn)大運會保供電如火如荼

南方電網備戰(zhàn)大運會保供電如火如荼

  當你下班回到家,是否覺得一按開關就亮燈是再自然不過的事?當你站在城市制高點,看萬家燈火,滿城璀璨,是否相信這一切本該如此?一直以來,你印象中的電網企業(yè),是否就是架架線、收收錢那么簡單?7月15日至22日,作為“節(jié)約用電、安全用電、科學用電”大型公益活動的首個環(huán)節(jié),由共青團廣東省委、深圳大運會媒體宣傳指揮部、廣東電網公司聯(lián)合組織,粵港澳大學生、深圳市民、媒體代表共25人組成了深圳大運會尋電之旅。

  他們帶著一度電是怎樣來的、又怎樣穿越崇山峻嶺來點亮大運會的好奇,歷時9天,橫跨滇黔桂粵四省區(qū),跋涉4000多公里,零距離感受電的神奇與魅力,零距離觀察電網人的工作,零距離見證大電網的復雜性,有了與之前不一樣的認識。

  第一個沒想到

  電網還有這么艱險的工種

  之前印象:“做電網很清閑吧,發(fā)電是電廠的事,架線有施工隊,也不用配送貨,電線直接連到千家萬戶、千廠萬店,就剩下抄抄表、收收錢?!?/p>

  親歷感受:“當你走進驚險萬分的野象谷,踏上渺無人煙的碧羅雪山,看到電網巡線工的一天,"地下有礦工,地上有巡線工"的想法,會自然地蹦進你的腦海。而這,只是千千萬萬電網人的一個縮影而已?!?/p>

  “遠看像逃難的,近看像要飯的,仔細一看是巡線的。”人們常用這樣的話來描述電網巡線工。云南大部分地區(qū)為高山大嶺,每次巡線,除了少部分線路驅車可以到達外,多數(shù)線路都要靠雙腳行走,晴天一身汗,雨天一身泥。而這,還不是巡線要面對的最大困難,有時還會遭遇“斗天、斗地、斗野獸”的重重驚險,那才叫考驗。

  7月16日13時50分,西雙版納一處原始森林的邊緣,尋電之旅一行剛剛走下車,14名身穿迷彩服的巡線員早已等候在這里,6名全副武裝的森林公安站在一旁輕聲地商量著方案。特別是看到警察手里的微型沖鋒槍、霰彈槍和腰間別著的子彈,隊員們頓感“事態(tài)嚴重”。

  只見西雙版納州森林公安局勐養(yǎng)派出所副所長刀永平表情嚴肅,揮著大手說:“大家趕快集中!聽我講注意事項……”之后,大伙懷著忐忑的心情,魚貫進入原始森林。兩名森林公安在前開道,兩名在中間策應,兩名負責斷后。

  下午14時,突然,空寂的森林里,傳來一聲清脆的槍聲,所有人一下子驚恐地抬起頭。霎時,幾名森林公安快速貓下腰,緊緊地握好手中的沖鋒槍。

  緊接著,第二聲槍聲響起。

  這時,刀永平快速沖過來:“剛才有20多頭野象,就在我們的上坡處,非常近,暫時被虛張聲勢的槍聲趕走了?!?“還有可能遇到象群,為了安全,媒體記者最多上去6人,所有女士,一律不準上山,比較胖的、年紀大的,也不準上山。”

  行程在小心翼翼中繼續(xù),走到剛剛野象經過的地方,大伙直觀地感受了野象的威力:小碗粗的竹子被成片折斷,或被擰得像麻花一樣,還有幾棵樹齊刷刷地彎下了“身子”。民警說,野象非常靈活,速度很快,所過之處,就像推土機經過一樣,如果剛才沖著人群而來,后果不堪設想。

  與野象谷的驚險不同,山高谷深的怒江大峽谷,則更多考驗著電網巡線工在極端艱苦條件下工作的意志。云南送變電工程公司怒江工作站的12名來自不同民族的小伙子,目前維護著我國海拔高差最大的220千伏輸電線路云南電網220千伏蘭福線,這條線路橫跨滇西海拔達4000米的碧羅雪山,全長111.237千米,是目前怒江大峽谷與大電網相聯(lián)接的唯一通道。

  為了保護電網與怒江連接的唯一送電通道,小伙子們常年穿行于海拔4000米的雪域山間,每次巡線,他們要用20多天的時間,走350多公里。其中,有50多公里是無人區(qū)、原始森林,狗熊、野豬和毒蛇等動物不時出沒。更嚴重的是,遇到暴雪形成的迷霧,有時能見度不足20米。

  “在這里,馬都會累到自殺?!?怒江站站長馬成斌回憶道:“有一次,連續(xù)多日雪天運送物資,有幾匹馬走到懸崖邊,縱身一躍結束了性命”。

  這就是電網巡線工的工作狀態(tài)。而僅在云南,110千伏及以上長達32255千米的輸電線路上,像怒江工作站這樣的巡線人員就達2066名。

  第二個沒想到

  做電網像搭積木一樣越來越難

  之前印象:“做電網難嗎?產品不用管,市場不用愁,比一般的企業(yè)既要操心產品質量,又要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簡單多了。”

  親歷感受:“30年前,停電了,生活照樣繼續(xù),而今天,一旦停電,日子沒法過。作為消費者,可能會覺得這一切來得自然而然,而對于電網人而言,這意味著整個電網越來越不可預測、保安全供電的壓力越來越大,這個道理簡單得就像搭積木越搭越難一樣,難怪現(xiàn)在很多供電局長都說,最怕夜里12點后接到電話,看來真是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?!?/p>

  2003年美國“8·14”大停電曾使美國1/4的地區(qū)全部陷入黑暗之中,舉世關注。據(jù)報道,這次黑暗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300億美元。在經濟發(fā)展越來越依附于電力的今天,電力對社會的重要性已無需多言,離開了電力,城市將變成黑城,生產生活均將陷入停頓。

  同樣的考驗,也在貴州發(fā)生過,結果卻不一樣。2008年的那場冰魔肆虐的凝凍災害,使貴州電網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擊,電網被解列為4片運行,西電東送全停,全省用電大戶幾乎全部停止生產,全省超過半數(shù)的縣、上千個鄉(xiāng)鎮(zhèn)、1800多萬人沒有電用。所幸的是,南方電網最終保住了主網架及貴州電網沒有全面瓦解,否則,快速復電讓老百姓過上一個亮堂的春節(jié),將成為一種奢望。

  南方電網交直流混合運行,遠距離、大容量、超高壓輸電,是世界上結構最復雜、科技含量最高的電網。美國、加拿大這樣的發(fā)達國家,仍然頻繁地發(fā)生大面積停電事故,在南方電網這樣一個復雜的電網系統(tǒng)中,保障安全可靠供電更是難題。

  貴州電網一位基層供電局長坦誠自己的工作壓力之大,“過去沒有什么大電網的概念,通俗地講,輸電就靠幾根線,出了故障只能停電搶修,老百姓也習慣了停電點蠟的日子,而現(xiàn)在,電網太復雜了,牽一發(fā)而動全身,必須每時每刻保持高度警惕,一旦晚上12點以后接到電話,心都會提到嗓子眼,緊張得不得了?!?/p>

  據(jù)了解,2008年那場冰災過后,南方電網全面總結經驗教訓,采取了一系列提高電網抗災能力的措施,尤其是通過加固線路,實施覆冰檢測預警機制,開展線融冰技術研究與應用,使電網抗災能力處于國內乃至國際先進水平。

  第三個沒想到

  賠本的買賣真要有人做

  之前印象:“現(xiàn)在很多企業(yè)在做"責任秀"。要說檢驗一個企業(yè)有沒有社會責任感,其實也不難,農村是所有城里人的老家,就看一個企業(yè)如何對待"老家人",是利字當先,還是義字當先,就足夠了?!?/p>

  親歷感受:“做企業(yè)以盈利為目的真的天經地義嗎,還是要以滿足人的需求為終極目標呢?南方電網的回答是后者。給這些偏遠村莊通電,靠收電費100年也回不了架線付出的成本,而事實上,又有哪條線路能用100年呢?”

  廣西壯族自治區(qū)河池東蘭縣是國家扶貧開發(fā)重點縣。早上8點,尋電之旅的隊員們從縣城出發(fā),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石頭路顛簸,才到達東蘭鎮(zhèn)巴拉村。再花費一個小時,手腳并用地穿越險峻陡峭、狹窄得幾乎只能一人經過的山路,才到達廣西電網供電區(qū)域內實現(xiàn)“戶戶通電”的最后一個村屯弄月屯。

  弄月屯有10戶41位村民,山里缺土少水,石縫中巴掌大的一點薄土,只能種上玉米和黃豆,戶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。村民祖祖輩輩依靠煤油燈照明,延續(xù)著日出而作、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。

  2008年9月,東蘭縣供電公司開始在弄月屯實施“戶戶通電”工程。在施工期間,施工隊員們克服路途遙遠、交通不便、施工難度大等困難,早出晚歸,翻山越嶺,在迂回曲折的山路上肩挑背扛地運送電桿和設備,在陡壁峭崖上架設線路。經過緊張施工,當年的10月30日,弄月屯通電了,新架設的電力線路在山弄上格外顯眼。

  記者走進村民張金華家中,看到屋內已添置了電視機、VCD、電飯煲等家用電器。他笑著說:“有電了,現(xiàn)在的生活是以前怎么也想不到的。過去碾米,要挑到山下兩公里以外的村莊,很麻煩;現(xiàn)在沒米了自己馬上加工,真方便!” 老伯韋公宇也高興地拍著手說:“我活了83歲,終于見到了電燈,今年第一次和城里人一樣看著春節(jié)晚會過年!”

  弄月屯的通電,標志著廣西電網公司全面完成無電戶通電工程建設任務,提前兩年解決公司供電區(qū)域內無電戶通電問題,10萬農戶從此告別無電歷史。

  實施“戶戶通電”工程,投入與產出的結果又會怎樣呢?廣西電網公司“戶戶通電”工程相關負責人給記者算出了一筆賬,在一些山弄,工程投資平均到每戶的資金有8000多元。而由于農戶用電主要以照明為主,平均每月用電僅為10千瓦時。按照這樣的用電量計算,至少要130年,方能收回通電工程的投資成本!

  這樣的高投入與低產出,到底值不值呢?廣西電網公司表示,實施“戶戶通電”工程,不能單從一個企業(yè)的得失來算小賬,而要從服務“三農”乃至整個經濟社會發(fā)展的大盤子來算大賬,電網企業(yè)提供電力普遍服務,是義不容辭的社會責任。

  第四個沒想到

  找回一個簡單的方向并不簡單

  之前印象:“電力行業(yè)到底是做什么的?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,其實并不容易回答。幾十年來,剛開始是缺電源集資辦電,后來碰到經濟高速增長又連年戰(zhàn)缺電,始終在頭痛醫(yī)頭、腳痛醫(yī)腳中一步一步走來,老百姓實際用電的體驗如何,好像始終成不了主題?!?/p>

  親歷感受:“如果不是親眼所見,你很難相信他們竟然會花5年時間苦苦探尋電網企業(yè)的本質是什么。結果他們發(fā)現(xiàn),做電網需要回歸,需要回到一個簡單的方向,即為老百姓提供高可靠性和高質量的電力供應,減少客戶停電時間。而這個發(fā)現(xiàn),也讓他們變得很不輕松,幾十年的工作習慣打破了,幾十萬名員工由此變得愈加忙碌?!?/p>

  發(fā)達國家的年平均客戶停電時間為67分鐘,國際領先水平為18分鐘,東京為兩分鐘,新加坡不到3分鐘,香港中華電力為5分鐘,處于國內領先水平的上海為4.5小時,而南方電網老老實實地說,之前我們的城市客戶停電時間太長太長了,南網人必須知不足而后勇。

  “這里面改進的空間很大,在電力就像空氣和水一樣須臾不可缺少的今天,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正視這種差距。”這是南網負責人在很多場合說的話。

  帶著這樣的思考,早在2007年初,南方電網作出了創(chuàng)建國際先進水平供電局試點工作的部署,試點單位廣州供電局、深圳供電局圍繞“我是誰”、“我該做什么”、“我要到哪里去”等核心問題,走出去,請進來,翻箱倒柜地把所有業(yè)務梳理了一遍,終于找到了新時期電網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方向。

  他們發(fā)現(xiàn),盡管國際先進電力企業(yè)做法各異,但有一點卻是驚人的相同,那就是無一例外地以提高供電可靠性為根本任務、以保障終端客戶用電需求為核心價值。就這樣,南方電網在回歸中,重回到了自己的原初入口,那就是把核心業(yè)務聚焦到提高供電可靠率、為客戶創(chuàng)造價值上來。

  “全球視野定標桿、結合實際尋路徑、持之以恒求實效、持續(xù)改進上臺階”。南方電網公司董事長、黨組書記趙建國表示,他們的目標是希望通過10年左右的努力,建成國際先進水平電網企業(yè),為我國電力企業(yè)的轉型做出應有的貢獻。

  經過幾年來的努力,南方電網在新的發(fā)展方向導引下,企業(yè)面貌發(fā)生了很大的變化。在國家電監(jiān)會組織的2010年度電力可靠性指標發(fā)布會上,深圳供電局供電可靠率全國第一,南方電網有5家供電局被評為“全國供電可靠性A級金牌企業(yè)”。

  與此同時,國際著名獨立調查機構蓋洛普公司的調查數(shù)據(jù)表明,無論是客戶停電時間還是客戶滿意度,廣東電網都處于全球同類行業(yè)的優(yōu)秀水平,廣東電網深圳供電局用戶平均停電時間1.48小時,全年百萬客戶投訴量僅19.92次,更是邁入了國際先進水平的行列。

  “取得這樣的成績,這在幾年前是不敢想象的,也正是因為我們專注客戶停電時間,才使得這幾年我們趕得特別快?!睆V東電網公司總經理廖建華表示。

 

部分隊員在村民們?yōu)殡娋W樹起的功德碑前合影。尋電之旅共有25名隊員,包括粵港澳大學生代表、市民代表、媒體代表。

部分隊員在村民們?yōu)殡娋W樹起的功德碑前合影。尋電之旅共有25名隊員,包括粵港澳大學生代表、市民代表、媒體代表。

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
凡本網注明[來源:中國傳動網]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和視頻文件,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(y3602.cn)獨家所有。如需轉載請與0755-82949061聯(lián)系。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“中國傳動網”,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。

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,均來自互聯(lián)網或業(yè)內投稿人士,版權屬于原版權人。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,禁止擅自篡改,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。

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

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

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

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

最新新聞
查看更多資訊

熱搜詞
  • 運動控制
  • 伺服系統(tǒng)
  • 機器視覺
  • 機械傳動
  • 編碼器
  • 直驅系統(tǒng)
  • 工業(yè)電源
  • 電力電子
  • 工業(yè)互聯(lián)
  • 高壓變頻器
  • 中低壓變頻器
  • 傳感器
  • 人機界面
  • PLC
  • 電氣聯(lián)接
  • 工業(yè)機器人
  • 低壓電器
  • 機柜
回頂部
點贊 0
取消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