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動網 > 新聞頻道 > 人物專訪 > 資訊詳情

敢打敢拼,成就今天的研控

時間:2021-05-10

來源:中國傳動網

導語:20年前,受全球產業(yè)轉移和國家戰(zhàn)略影響,中國制造業(yè)飛速發(fā)展,帶動工業(yè)自動化需求激增。當時國內自動化產業(yè)剛起步,技術和配套尚不成熟,設備上應用的自動化產品主要依賴進口。進口產品品質高、生產效率顯著提升,但它的高價格讓很多廠家望而卻步,不光限制了企業(yè)效益、更阻礙了我國制造業(yè)的發(fā)展提速,發(fā)展國產自動化,是經濟機遇,也是實現制造強國戰(zhàn)略的必經之路。知歷史而后展未來!近期,我們采訪了研控科技總經理叢林先生,從一個歷史參與者、企業(yè)經營者角度,他為我們分享了探索國產自動化發(fā)展過程中的機遇、困頓和成長。

  2006年7月,研控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創(chuàng)立,專攻工業(yè)自動化控制領域的步進驅動產品。當時全國專門從事步進驅動器“研、產、銷”工作的,只有四家公司,研控是其中之一。

  成立之初,全公司研發(fā)、銷售、生產三個部門加起來不過十幾個人,分別駐守深圳、上海兩地開展工作?!澳菚r候就像個小作坊”叢總開著玩笑說。

深圳市研控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叢林

  

深圳市研控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叢林產品往哪兒賣?

  

        那是進口品牌主導市場的年代,一家新成立、做國產驅動器的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,光有技術和產品,沒有品牌認知度、沒有口碑沉淀、也沒錢做宣傳,最尷尬的是連客戶在哪都不知道,“產品往哪兒賣?怎么賣進去?”是創(chuàng)立后碰到的第一個難題。

  “走”出來的客戶

  經過一番市場調研和內部討論,當時擔任銷售帶頭人的叢總瞄準了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(qū),“分行業(yè)找客戶”成了解決“往哪兒賣” 問題的突破口。按計劃說干就干, 銷售整天隨身帶著驅動器和資料, 四處走訪客戶。

  叢林回憶到:“最初的工作條件非常艱苦,那時候互聯網不發(fā)達、交通也落后,公司又沒有車,走訪全靠公交和兩條腿,碰上去外地出差,食宿也是怎么省錢怎么安排。

  一年365天,不論刮風下雨還是節(jié)假日,大家?guī)缀跞隉o休,也沒人抱怨過,都把公司當成自己家,兩眼緊盯著工作,吃苦耐勞成了團隊精神綱領”。

  盡管條件艱苦,但高頻率、大范圍的走訪和洽談,讓產品順利打入市場。全過程概括下來只分兩步:第一步——找方向,第二步——走起來。第二個難題出現在產品進入市場不久后。

  由于國內自動控制技術起步晚, 很多技術性問題未被發(fā)現和解決,這些問題在產品上機后開始顯現,被視作行業(yè)“痛點”。研控的驅動器也相繼碰上了不少質量問題。

  一場銷售、研發(fā)跨地域接力的緊急救援行動就此展開,銷售團隊四處跑售后、搜集信息,研發(fā)團隊加班加點找原因、改產品,好在補救及時、沒有給客戶造成太大損失,反而收獲不少認可。2007年,“研控”開始作為最早一批國產驅動器品牌被業(yè)內人熟知。

  產品品質是市場立足之本

  這次遭遇有驚無險,卻也警醒了大家,做好產品品質才是留住客戶、立足市場的根本!

  叢總在采訪中特別提到“我們做的是工業(yè)產品,不是生活消費品。假設一臺電視突然壞了,可以拿去修、修不好就換,對生活沒多大影響;但我們的產品用在生產線上,一旦出故障,就涉及到全產線的正常運轉、甚至生產安全問題,這是很麻煩的一件事。價格取勝是市場戰(zhàn)術,但打市場絕對不能只顧價格,必須把品質放到第一位”。

  事后,叢總寫下了公司的使命愿景“做中國最可靠的工業(yè)控制產品供應商”,怎么算可靠?用品質說話!

  事實上,品質不光是研控的核心競爭力,也是國產驅動器真正實現“進口替代”的唯一選擇。

  危機關頭的抉擇

  經過兩年的市場和產品技術沉淀,公司逐漸步入正軌、看似一片向好,危機來了!

  2008年,金融危機席卷全球, 各行業(yè)企業(yè)慌中擇路、險中求生, 剛剛興起的國產自動化行業(yè)更是人人自危。

  彼時的研控剛剛成立兩年多, 還沒開始盈利,就遭遇資金短缺、產品銷量驟減、原材料采購遇難等災難性打擊,公司陷入嚴重的生存困境。

  “那種特殊時期,企業(yè)一旦出現資金斷鏈就很難活下來,后來我和朱總商量,各自陸續(xù)從家里拿錢填補公司空缺,無論如何先保證公司流動資金不斷鏈”叢總回憶說,“其實當時我們也過得很艱難,也有過放棄的念頭,但想想開弓沒有回頭箭,不管怎么樣都得頂過去,盡管誰都說不準這場危機會持續(xù)多久,這些投入會變成回報還是全部打水漂”。

  危機就像一場風暴,來勢洶洶但去得也快,2009年全球經濟回暖, 研控也在這一年第一次實現盈利。

  坎坷之后是坦途,后面發(fā)生的一切都變得順利起來。

  2009年,團隊擴建,新成立伺服研發(fā)小組,并與華南理工大學、湖南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技術合作,著

  手研發(fā)國產伺服驅動器。一年后,研控第一代伺服驅動器AS1系列產品成功面世。

  同年12月,獲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(yè)認證。

  2010年起,公司憑步進驅動系列產品屢獲榮譽。

  2012年業(yè)務重組,成立營銷、研發(fā)、生產三大中心,導入精益化生產管理體系,公司走向規(guī)范化。

  2015年引進拓邦股份,加固公司資金鏈,為長期戰(zhàn)略做打算。

  ……

  競爭加劇,未來自動化市場走向如何?

  工業(yè)自動化是個朝陽行業(yè),隨著中國人口紅利消失、人力成本增加,未來社會對自動化的需求將越來越大。

  特別是李克強總理提出“推進‘中國制造2025’和‘工業(yè)4.0’戰(zhàn)略對接”的指導思想后,自動化行業(yè)被上升到戰(zhàn)略新高度。

  需求增量、政策利好雙倍加持,自動化行業(yè)潛力無窮,競爭也將愈發(fā)激烈。

  如何應對當下競爭、布局未來市場?叢總認為,未來行業(yè)需求重點集中在“整體解決方案”上,即“產品+設備應用方案”,相比買回一個零件,廠家更希望能一次性買到全套設備解決方案。

  他表示:會充分調動現有的資金和技術資源,聚焦產品和客戶,加強產品創(chuàng)新、提高綜合方案能力,創(chuàng)造研控獨有的“葵花寶典”。

  敢打敢拼、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成就了今天的研控,也促成了當今的自動化行業(yè)生態(tài)!

  回顧過去,感慨萬千

  采訪最后,談到當初為什么會選擇這個行業(yè),叢總感慨說到:“我是80年代自動化專業(yè)畢業(yè)的研究生,那時候國家經濟、技術都落后, 我們這批人從小過了不少苦日子,就盼著國家強起來、生活好起來“。

  “那個年代的人都有些家國情懷,我大學畢業(yè)后就想著得做點什么、出出力,剛好學了這個專業(yè),那就去這個方向闖一闖“。

  “這么多年走過來,滿頭黑發(fā)變白發(fā),我才發(fā)現時間過得真快,往事歷歷在目,仿佛就發(fā)生在昨天?;叵脒^去,我覺得我很幸運,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,學到自動化專業(yè)、有機會去從事這項工作,后來又遇到一群志同道合的盟友、和愿意包容我們的客戶,把公司做到現有規(guī)模,我感恩時代、也很感激大家“!

  研控創(chuàng)立至今,已經走到第16 個年頭,公司規(guī)模擴大了十幾倍、業(yè)績連年增長、產品經歷幾代更新,步進驅動系列產品地位居行業(yè)前三,這其中凝聚了無數研控人的心血,這段歷史值得記錄。


中傳動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
凡本網注明[來源:中國傳動網]的所有文字、圖片、音視和視頻文件,版權均為中國傳動網(y3602.cn)獨家所有。如需轉載請與0755-82949061聯系。任何媒體、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“中國傳動網”,違反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。

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,均來自互聯網或業(yè)內投稿人士,版權屬于原版權人。轉載請保留稿件來源及作者,禁止擅自篡改,違者自負版權法律責任。

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

關注伺服與運動控制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

關注直驅與傳動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

關注中國傳動網公眾號獲取更多資訊

最新新聞
查看更多資訊

熱搜詞
  • 運動控制
  • 伺服系統(tǒng)
  • 機器視覺
  • 機械傳動
  • 編碼器
  • 直驅系統(tǒng)
  • 工業(yè)電源
  • 電力電子
  • 工業(yè)互聯
  • 高壓變頻器
  • 中低壓變頻器
  • 傳感器
  • 人機界面
  • PLC
  • 電氣聯接
  • 工業(yè)機器人
  • 低壓電器
  • 機柜
回頂部
點贊 0
取消 0